万文网 > 学生范文 > 手抄报 > 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8张

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8张

时间: 小龙 手抄报

春节,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,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,那么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应该怎么做呢?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,仅供参考。

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8张篇1

除旧迎新

“岁”的最后一天,称为“岁除”,那天晚上叫“除夕”。它与新年首尾相连,谓之“挨年近晚、岁穷月尽”,是新一年的前夕,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。“除夕”是岁除之夜的意思,又称大年夜、除夕夜、除夜等,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。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,自古就有贴年红、祭祖、团圆饭、守岁等习俗,经久不息。除夕是除旧布新、阖家团圆、祭祀祖先的日子,与清明节、七月半、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。

岁除之日,民间尤为重视,除旧布新、迎接新年。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、张灯结彩,迎祖宗回家过年,并以年糕、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。除夕,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,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,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,在爆竹声中辞旧岁,烟花满天迎新春。

拜神祭祖

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,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,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,报祭祖先的恩德。除夕,人们会摆上菜肴、倒上美酒,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,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,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。祭祀祖先,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,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。

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,有的到宗祠拜祖,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,陈列供品,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。祭祖,多半做鱼肉碗菜,盛以高碗,颇有钟鸣鼎食之意。

贴年红

贴年红,即是贴春联、门神、年画、福字、横批、窗花等的统称,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,所以统称为“贴年红”。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,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,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,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。

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8张篇2

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。其实,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。

那么"年"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?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的是,古时候,有一种叫做"年"的凶猛怪兽,每到腊月三十,便窜村挨户,觅食人肉,残害生灵。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,"年"到了一个村庄,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。"年"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,吓得望风而逃。它窜到另一个村庄,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,它不知其为何物,吓得赶紧掉头逃跑。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,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,只见里面灯火辉煌,刺得它头昏眼花,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。人们由此摸准了"年"有怕响,怕红,怕光的弱点,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,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。

另一种说法是,我国古代的字书把"年"字放禾部,以示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。所"年"便被引申为岁名了。

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,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,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"立春"。

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。据说,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,是辛亥革命后的事。由

于那时要改用阳历,为了区分农、阳两节,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"春节"。

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8张篇3

春节前夕,家里亲戚送给外婆家一只活蹦乱跳的母鸡。大人们说过两天再吃,便把这只母鸡养了起来。这只母鸡就拴在外婆家的后院里,每天给它喂两次米,还加几片菜叶。它每顿吃米的时候,那脑袋就一直在地下啄食,尖尖的'嘴巴啄得很用力,都能听到它啄地发出“嗒嗒嗒”的声音。

等母鸡吃饱后,得把它放出去活动活动,可是放出去简单,捉回来可就难了啊!这只母鸡刚放出去时,只在外婆家附近活动,可到该把它捉回来的时候,它好像知道自己的命运似的,就越跑越远。

正在发愁怎么捉回来的时候,这只可怜的母鸡被小区里的一只野猫给盯上了,野猫把它逼得走头无路了,硬是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。野猫就在门口堵着它,它只好在胡同里转来转去,这时大人们赶来了,赶紧把它捉了回来。

第二天母鸡吃饱后又被放了出去,等到大人们再去捉它回来时,母鸡早就没了踪影,再也没找回来。大家都在抱怨——早知道就不放出去了,这下没鸡汤喝了。

可我却很高兴,因为不管这只母鸡到底去了哪里,总比过几天看到杀鸡的场景好。虽然鸡是家禽,可也有生命啊,我们还是不吃活禽,保护它们吧!

1924